叶朋的“蚊帐哲学”:在小众赛道里,用“笨功夫”熬出大生意
日期:2025-10-14 10:47:36 / 人气:1

当电商创业者扎堆涌入美妆、服饰等热门赛道时,叶朋却一头扎进了“蚊帐”——这个被大品牌嫌弃“生产人效低”、小公司嫌“量产难”的小众品类。20年深耕,他从修补次品蚊帐的淘宝小卖家,成长为天猫蚊帐类目头部品牌掌舵人,年销过亿,更打破了“夏季限定”的品类魔咒。美朵嘉的故事,藏着中小品牌在红海竞争中突围的底层逻辑:不追风口,只盯痛点;不做爆款,只做“用户需要的产品”。
一、小众赛道的“大机会”:从“修补次品”到“品类定义者”
2008年,叶朋的起点是“捡漏”——盘下出口国外的破损蚊帐,用卡通补丁修补后在淘宝售卖。这些“微瑕低价”的蚊帐意外走红,让他看到物理防蚊品类的潜力。但真正让他决定all in的,是市场空白:
• 需求存在,供给缺位:当时防蚊市场被日化产品主导,物理防蚊(蚊帐)缺乏优质供给。消费者要么买“丑且难装”的传统蚊帐,要么被迫接受化学防蚊的刺激性。
• 大品牌看不上,小公司做不好:大品牌嫌蚊帐“生产人效低”(工人日产仅5-6件,远低于四件套的20件),小公司因量产难、成本高难以标准化。
叶朋的“捡漏”本质是用“次品”验证需求——当消费者愿意为“修补过的蚊帐”买单,说明市场需要更美观、更实用的物理防蚊方案。这一步,他完成了从“机会捕捉”到“品类定义”的跨越。
二、用户痛点即创新原点:把“差评”变成“爆款密码”
叶朋自称“产品经理”,每天最兴奋的事是“翻差评”。在他看来,用户的抱怨里藏着产品的下一个版本。
• “装蚊帐像拼乐高”→傻瓜式安装款:早期用户吐槽安装复杂,叶朋带着团队拆解十几款蚊帐,重新设计支架结构,推出“3分钟安装”的基本款。这款产品因“老人小孩都能上手”迅速冲类目第一。
• “孩子翻身差点掉床”→防摔蚊帐:宝妈反馈孩子坠床风险,叶朋团队加粗支架、加固面料,推出防摔款。这款产品不仅解决季节性问题(防摔是全年需求),更占据市场60%份额,彻底打破“夏季限定”魔咒。
• “学生党要隐私又要时尚”→二次元蚊帐:瞄准学生群体,叶朋放弃“低价内卷”,转而用二次元图案、撞色设计,把蚊帐做成“隐私空间+时尚单品”。客单价从100元提升至300元仍卖断货,验证了“用户愿为价值买单”。
叶朋的创新逻辑很“笨”:不追技术突破,只解决具体问题。从安装便捷到防摔,从学生审美到跨境适配,每一步都踩着用户痛点。这种“用户驱动”的产品迭代,让美朵嘉在细分赛道建立了不可替代的壁垒。
三、“难而正确”的供应链:自建工厂,把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
多数中小品牌依赖代工厂,但叶朋早早意识到:代工厂的“嫌麻烦”,会杀死产品创新。2014年,他咬牙自建工厂。
• 解决“小批量生产”痛点:代工厂起订量高(几千件),试错成本大;自建工厂后,3-4人流水线就能生产小众款(如儿童上下铺蚊帐),灵活响应市场需求。
• 以销定产,降低库存风险:盯着15天销售数据备货,淡季提前囤防摔蚊帐,旺季不手忙脚乱;爆款迭代时,工厂能快速调整工艺,同行抄袭需重新调试生产线,时间差就是市场机会。
• 供应链信任换品质:叶朋坚持“不欠货款”,供应商愿意优先供货、共享优质原材料。这种“本分”让美朵嘉的品控始终在线,用户复购率远超行业平均。
自建工厂看似“笨重”,实则是美朵嘉的护城河。它让品牌摆脱了“代工厂牵着鼻子走”的被动,真正实现了“用户需求→产品设计→快速量产”的闭环。
四、长期主义:不追风口,只做“用户需要的品牌”
在叶朋的字典里,“长期主义”不是口号,而是渗透在每一个决策里:
• 拒绝刷单与价格战:刷单掩盖产品问题,价格战消耗品牌价值。他坚持“产品好,用户自然来”——通过优化面料、升级拉链、解决用户吐槽,退货率下降,平台流量反哺。
• 不盲目拓品:即使母婴市场受出生率影响,美朵嘉也聚焦蚊帐主业,围绕“睡眠空间”延伸(如蚊帐专用床单),而非跟风做四件套、被子。
• 跨境市场的“复制逻辑”:选择东南亚,因当地全年有蚊虫需求、电商环境类似国内早期。美朵嘉把国内验证过的防摔、学生款复制过去,用“中国创新”降维打击。
叶朋的“长期”体现在:不赚快钱,赚“用户需要”的钱。这种克制,让美朵嘉在浮躁的电商环境中保持了难得的清醒。
结语:小众赛道的“大生意”,靠的是“笨功夫”
美朵嘉的成功,不是靠“颠覆式创新”,而是“把用户的小需求做深做透”。从修补次品到定义品类,从解决安装痛点到打破季节限制,叶朋用20年证明:在细分赛道,“专注”比“追风口”更有效,“解决用户问题”比“营销技巧”更持久。
正如他所说:“只要消费者还有不满意的地方,我们就有机会。” 对中小品牌而言,这或许是最朴素的突围指南——找一个被忽视的“小需求”,用“笨功夫”把它做成“大生意”。(完)
作者:天狮娱乐
新闻资讯 News
- 叶朋的“蚊帐哲学”:在小众赛道...10-14
- OpenAI的“金钱游戏”:用算力...10-14
- 2025年前三季度港股打新市场:千...10-14
- “鸡排哥”登顶:烟火气如何接住...10-14